返回首页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江苏混凝土企业生存与发展——路在何方
行业动态

江苏混凝土企业生存与发展——路在何方

时间:2016/5/23 11:14:43 来源:江苏省建筑钢结构混凝土协会 程祥平 点击次数:2225

江苏省建筑钢结构混凝土协会  程祥平

江苏从1976年“常州材供”生产出第一方预拌混凝土至今,已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近10年,江苏也是全国混凝土产业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然而,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惯性作用下,形成了极其严重的产能过剩。2013年是江苏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巅峰,当年混凝土供应量达2.76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5.3%。以2013年年底为拐点,江苏混凝土市场进入下行通道,至今,尚无见底的迹象。2015年,全行业供应混凝土1.9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2%。由于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企业间相互压价竞争愈演愈烈,很多企业不惜亏本也要抢到业务,他们本着“停必死!不停,有可能还有一线生机”的观念,在市场上进行绝地搏杀,有的企业经营状况已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每生产一方混凝土亏损30~60元的已不鲜见。而行业系统性亏损的集中显现,已成为江苏混凝土行业2015年发展现状的最大特点,一大批曾经优良的企业也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一批债务大于债权的混凝土企业,将由于现金链断裂而陷入绝境,能否撑过2016年,实难预料。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权威分析,2016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下行,直到2017年底,国内经济调整之后,经济才有可能出现反弹。也就是说,在经济建设调整期,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投资规模持续下降的影响,对混凝土行业造成的冲击将是长期的,对混凝土企业来说,这几年将是比较艰难的。对此,混凝土企业老板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016年,全省建设系统938家混凝土企业,再加上500多家无生产资质、无营业执照的混凝土黑站,全部挤在不到2亿立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大部分地区恶性竞争不可避免。混凝土企业应根据当前的严峻形势,结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等进行梳理、重组或完善;从产、供、销,人、才、物等方面入手,进行结构性改革,给企业准确定位,权衡得失,灵活进退,是继续生存、发展,还是择机退出混凝土行业,以应对残酷而漫长的市场衰退期。对问题已经较多的一批企业而言,如果现在不及时进行结构性改革,很可能因“病入膏肓”而成为“僵尸企业”。

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滑的新常态下,混凝土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是什么?混凝土企业生存、发展之道,路在何方?我的粗浅认识有三点:(仅供参考)

一、去产能——打击并关闭黑站,限制高污染企业的产出是前提

从国家层面来说,经济调整最主要的是工业去产能、去库存。而对混凝土行业而言,所谓去产能,就是要由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合执法,打击并关闭那些无生产资质、无营业执照的混凝土黑站,为创新型企业和诚信守法的企业,打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这个大问题如果不解决,混凝土市场秩序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去产能就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我们期待有关部门,通过市场、法律、经济等手段,限制或整顿那些高污染企业的产出;关、停一批已不可救药的脏、乱、差企业,以此消化一部分过剩产能。所谓去库存,就是去垫资,减少企业应收款。

二、高性能混凝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混凝土企业要准确应对市场变化,压缩产能,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以更贴近市场的姿态,去获得更广泛的客户。国家行业标准《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JGJ/T3852015)从20164月份开始实施,江苏省各相关地方标准也将陆续出台,标志着在建设工程中全面大力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序幕已经拉开,混凝土产品升级换代的条件正在逐步成熟。高、中、低强混凝土高性能化,将成为建设工程的必然选择,以提高工程使用寿命为目标的耐久性混凝土材料将逐步取代普通混凝土材料,已成为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今年,我们在行业内引入“高配砼”和“普配砼”新理念,就是想把产品结构的调整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直白的说,混凝土行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削减“普配砼”的产能。从生产端入手,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为此,我们省、市行业协会将主动与有关部门联动,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定期同时发布“普配砼”和“高配砼”的信息指导价。希望有条件的企业在参与业务招投标时,以“混凝土耐久性”为标志,同时提交“普配砼”和“高配砼”的竞标价格,供建设单位挑选。

由于传统的混凝土生产及应用,技术含量不高,产品付加值低。所以,混凝土行业必须转变思路,进行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必须走出传统模式和传统产业生态带来的桎梏,与时俱进,走精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差异化发展之路。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满足市场的新需求。

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以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向全世界承诺大国义务。水泥和混凝土行业的节能减排已成为政府重点宏观管理的产业。全面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是建筑业最大的节能减排,也是对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最大节约。2015年,全省建设系统938家混凝土企业,搅拌机年设计产能达8.67亿立方米,实际达产率仅为21.6%。但有能力生产高端混凝土产品的企业并不多见,总体表现是低端产品过剩。所以,混凝土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端入手,大力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打造混凝土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对资源的保护,基础设施、房屋工程的耐久性问题亟待解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超过70年、100年将成为必须;超高、超深、超大规模、特种工程等不断涌现,对混凝土性能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特别要求,如:海工混凝土、装饰混凝土、轻质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免震捣自流平混凝土、透水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等。而且需要混凝土实现常规化生产,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以及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都有严格的规定。作为混凝土生产企业,要有以此相适应的人才配备和试验、检测手段;对生产工艺、原材料储备、质量控制关键点等进行重新布局或调整。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该有重点的扶持、培育一批生产工艺先进、绿色节能环保、具有生产高品质、高性能混凝土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以满足需求端对高品质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的需求。

三、混凝土绿色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

江苏是社会、经济、文化大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正在向“到2020年全面实现实现化的奋斗目标”迈进。但我省大部分地区混凝土企业生存环境和行业发展现状与社会文明进步相悖,已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根据最新调查统计,至2015年底,全省通过《江苏省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达标验收的混凝土企业还不到50%,与政府有关部门要求的“到十二五未全省基本实现混凝土绿色生产目标”相差甚远。

混凝土绿色生产,将是企业生存的必备条件,所有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的企业必须通过环境监管机构的达标验收,这个期限不大可能超过“十三五未”;结合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升级的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已是必然。所以,对还没有完成老站改造又不打算脱离混凝土行业的企业而言,未来这一、二年只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主动适应大气候,跟上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尽早实现混凝土绿色生产目标是上策。那些经营管理陈旧,现在还停留在早些年盲目扩张状态下粗放管理模式上,加上技术落后,缺乏各种资源,环保又不达标的企业,必然在转型发展中落伍掉队,最终被淘汰出局不可避免。反过来,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整个混凝土行业也不可能长期健康发展。

一个企业要生存,一个行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江苏大量的事实证明,单靠简单的自律和契约很难实现,最终还是要由市场来解决。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是永恒的真理。在当今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建成一个混凝土企业比较容易,但要使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绝非易事。只有高度关注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以多元的产品、优良的品质和无与伦比的服务。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生产、经营每一个要素入手,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从夹缝中走出一条专业化、个性化的企业生存、发展之路。

江苏省建筑钢结构混凝土协会  程祥平

上一篇:泵车如何操作更安全?10年老经验泵手分享黄金定律
下一篇:中建三局“混凝土装配式工业化住宅信息化建造与管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载附件:暂无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站制作:恒昊互联网络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混凝土杂志编辑部   备案号:辽ICP备06007609号-1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314号


单位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电话:024-81978465    投稿邮箱:hntbjb@vip.163.com    网址:www.hntxh.org